第三小说网--笔趣阁3 > 军史小说 > 大明:重生皇太孙,祖父朱元璋 > 第58章诛三族!被抬着上早朝是一种什么体验?

第58章诛三族!被抬着上早朝是一种什么体验?

推荐阅读:抗战:通电全国,出关李世民假死?那朕就威服四海了!四合院:我,何雨柱,整治众禽不手软汉官魔法使苍崎青子事件簿柯南: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?重生58:有系统谁还娶俏寡妇奥特宿敌,但白月光万人迷长生:我在巡甲司肝经验神豪系统:真千金有亿点钱怎么了

    朱元璋嘿嘿一笑,说道:“咱封他为国公,丞相,这还不够?”
    朱元璋是真的气坏了。
    从李善长的供词来看,胡惟庸的确是有造反之意。
    他竟然拿出了淮西王的位置,想要将李善长拉拢过来。
    可是胡惟庸却在李善长同意之前被杀。
    若是胡惟庸死得迟一点,李善长是不是真的要造反,那就难说了。
    也许会,也许不会。
    不过,老朱此时的心情,可就不怎么好了。
    “让锦衣卫处理韩国公的事情。”
    朱元璋长叹一声,又道:“诛三族!”
    要知道,这造反可是要诛九族。
    但朱元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,并未赶尽杀绝。
    “皇爷爷,这件事,还牵扯到了一位大人物。”
    “皇姑母,就在三族之中。”朱雄英解释道。
    朱元璋这才想起,李善长之子娶的是他的女儿。
    一念及此,他不禁扶额。
    至于为什么一开始没想到,那是因为李祺实在是太普通了。
    比起李善长来,差得太远了。
    如今的驸马,就是他现在能拿得出手的最大名号。
    朱元璋叹了一口气,说:“把他们贬到淮州去罢!剩下的,全部杀光!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朱雄英得到命令,立即返回了锦衣卫。
    他下令,将李善长一家老小都送去行刑。
    处死!
    李善长被抄一事,不但在朝堂上引起了许多人的议论。
    甚至应天城内,也有不少人在议论此事。
    朱元璋本来是想着,这一次,他一定会被扣上一个弑功臣之罪。
    可李善长一家被他灭门,满京的人却纷纷称赞他做的好!
    有些人甚至把李善长当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贪官污吏。
    更有人无中生有,将李善长说得跟赵高一样,是个大奸大恶之徒。
    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。
    京城里还有另外一个说法。
    李善长与北元私通。
    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。
    这些年来,朱元璋始终没有杀李善长。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北方传来的消息是,大明已经覆灭了北元,接着李善长的全家都被抄家了。
    这么一说,还真有点道理。
    而且,在朝堂之上,也传出了一些风声,说这件事情与北元脱不了干系。
    李善长私通北元的事情,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朱元璋在明面上的声望,就得到了极大的保护。
    京城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静之中。
    朱雄英依旧是锦衣卫的统领。
    锦衣卫,依旧是原来的样子。
    但是现在的锦衣卫,却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    没有了往日的凌厉,反而多了几分机械的味道。
    锦衣卫的人络绎不绝的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臣们抓了起来。
    只要进了锦衣卫,这些贪官污吏就会改头换面。
    朱雄英将所有的事情,都交给了毛骧。
    平静的生活了几天,李公公就把朱雄英给吵醒了。
    这一次的早朝开得很早,文武百官们还没有天亮就准备上朝。
    一直到了奉天殿,天色才蒙蒙亮。
    朱雄英也就罢了。
    他居住于东宫。
    东宫离奉天殿并不远,毕竟,这里也是皇宫。
    不过,朱雄英眼皮都快睁不开了,根本爬不起来。
    无奈之下,李公公只好命人将朱雄英弄到了软轿上。
    从东宫一直搬到奉天殿,一路跌跌撞撞,才将朱雄英弄醒。
    李公公出了一身的汗,一直到奉天殿的门前,才停下脚步。
    李公公掀开轿帘,一副焦急的样子。
    “我的祖宗啊,快起来!”
    “上早朝啦。”
    朱雄英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,一副迷茫的样子。
    “说起来,我这几天不上朝的时候,爷爷好像也没说过吧?”
    朱雄英看着李公公,道:“朝廷里可是出了什么大案?
    “那倒不是什么大事。”
    李公公想了想,继续问道:“韩国公一事,六部尚书不是有三个已经辞官归家了吗?不过,尚书人选都很重要,需要重新选。”
    “嗯,那就交给爷爷决断就好了。”
    朱雄英一边说着,一边转过身,就要钻进轿子里睡上一觉。
    李公公伸手一招,就将他拉了回来。
    “陛下有令,今日你非上朝不可!”
    朱雄英被人架着向奉天殿内走去。
    文武百官,还有朱元璋,都已经在奉天殿中等候。
    朱雄英这才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座位上。
    朱元璋看着朱雄英,不动声色地说:
    “那就由郭桓暂代户部尚书一职。”
    “李信接任吏部尚书一职。”
    “刘仲质担任礼部尚书。”
    朱元璋当即就任命了三部尚书。
    朱雄英闻言,顿时满头雾水。
    你让我过来,不是说要商量任命三位尚书吗?
    我还没来呢,你就这么说了?
    朱雄英还没回过神来,朱元璋就坐在龙椅上,继续说了下去。
    “今天的奏折先放一放,咱有个问题要问诸位。我大明的赋税,该如何增加?”
    “空印案中的贪官污吏,大部分都被抓了起来。”
    “就算加上他们贪的钱粮,大明的赋税,跟宋朝比起来,差得太远了,甚至连元朝都比不上。”
    这是朱元璋心中的一个疙瘩。
    为什么两宋前元的赋税,都能超过大明?
    难道我们大明还不如这两个朝廷?
    听到这句话,朱雄英这才明白过来,老朱叫他来的目的是什么。
    搞了半天,就是为了那点税。
    “陛下,现在的大明,和宋元不一样。”
    一众大臣中,新晋的刘仲质越众而出:
    “宋、元两国,都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,才能在大明之上。”
    “现在,大明已经扫平了北元的障碍,北境的子民们,也能过上平静的生活。”
    “假以时日,我大明朝的赋税只会节节攀升。”
    朱元璋点头,心里却很是不爽。
    难不成我们在北方打错了仗?
    要是不打仗,啥也不用干,税就进了咱口袋!
    这句话对一个昏君来说或许有用,但朱元璋显然不是一个昏君。
    他看了一眼群臣。
    一时间,众大臣都不知如何是好。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又有一位大臣开口道。
    “陛下,微臣以为,应当按照刘大人所言,加征赋税。”
    说话的,正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郭桓。
    (https://www./138430/36792952/)
    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xsw3.com/xs/19/19616/9005340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xsw3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