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升礼部尚书给标儿办葬礼

推荐阅读:全球挖矿法医重生,先生不要欺负我!寡妇成仙,穿越女逆袭成为皇后勿cue勿遛勿按头,许小姐已化身事业批无尽灰夜水浒:我武大郎,反了!高调闪婚陆少后,前任气的绝食了模拟修仙:圣女别怕,有我在狂少下山重生之平行战场

    朱雄英反应极快,身子一闪就来到了朱元璋身后,一把将朱元璋给扶了起来。
    李公公额头上冷汗直冒,如果陛下就这样倒下了,他这个贴身太监可担待不起。
    本应由你来服侍陛下,可你却让陛下摔倒了,除了你,还有谁能担这个责任?
    李公公快步走到朱雄英面前,把朱雄英手里的朱元璋给接了过来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他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感激之色。
    “谢皇长孙。”
    李公公怕朱雄英怪罪,压低了声音道。
    “这段时间,你要多小心。”
    朱雄英没有责怪李公公,只是轻声道:“今后陛下若有什么吩咐,你便吩咐下人去办,要和陛下寸步不离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李公公吓了一跳,赶紧扶着朱元璋进了屋。
    朱雄英看了朱元璋一眼,眼中闪过一抹不忍之色。
    朱元璋是个有本事的人,不过他的晚年生活却很凄惨。
    如果朱雄英不穿到这个世界来,朱元璋就会接二连三地失去孙子、妻子、儿子。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两位大明的继承人,都死在了自己的面前。
    朱雄英也就罢了,死时只有八岁,还能补回来。
    但朱标之死,却使朱元璋彻底垮了。
    培养了数十年的继承人,却死在了他的面前。
    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住。
    朱元璋一倒,应天火车站顿时乱成了一团,吕氏和朱允炆更是哭得梨花带雨。
    “殿下,你不能丢下我们不管!”
    “殿下!”
    “父王……”
    “殿下,我陪您一起去!”
    吕氏一边说着,一边就要往车厢里跑。
    谁让人家是太子妃呢。
    吕氏像个疯子一样,冲进了火车里,朱允炆则还是哭着跪在地上。
    朱允炆看着急匆匆跑进去的吕氏,又看了看朱雄英。
    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决定跟着吕氏去见见朱标。
    其实,朱允炆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,就算是去探望已故父亲这样的小事情,他也要小心翼翼的。
    这么多年来,他在宫里,早就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。
    如果他真的有能力,也不会在登基之后,就开始削藩了。
    削藩,那也得你有足够的实力,不然的话,你就会受到反噬。
    或许朱元璋做梦都没想到,朱允炆在登基之后,竟然开始削藩,把大明江山拱手让给了老四朱棣。
    等朱允炆进去后,朱雄英对着毛骧挥了挥手,示意他过来。
    毛骧的眼中,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神采。
    堂堂大明太子,竟然就这么死了,这让他如何能好受?
    更不要说,朱标还是一位仁慈的太子殿下!
    “大人。”
    毛骧抱拳行礼。
    “去礼部吧。”
    朱雄英淡淡道:“现在礼部尚书一职空缺,但是丧事和祭仪之事,却是由礼部负责,让礼部侍郎任亨泰为父王办丧事。”
    “另外,派人护送父王返回东宫,以最高礼仪处理后事!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毛骧这才缓过神来,开始着手安排朱雄英交代的事情。
    朱雄英并没有去看朱标,直接就走进了屋子里,想看看老朱是不是出了什么事。
    身为皇孙,却也无可奈何。
    太子一死,皇上昏厥,太子妃也不过是哭哭啼啼罢了。
    此时,应天火车站内,只有太医,太监和侍卫。
    说实在的,只有朱雄英才有资格主持大局,这个重任,也只能由他来承担了。
    当朱雄英走进朱元璋的房间的时候,朱元璋已经醒了。
    躺在床上,双眼无神的望着前方。
    朱元璋见朱雄英进来,顿时清醒了过来。
    “都安排妥当了吗?”
    朱元璋板着一张脸,问道。
    “妥当了,爷爷。”
    朱雄英也不客气,直接说道:“礼部现在还没有尚书,父王的葬礼,就由礼部侍郎任亨泰先来主持。”
    洪武时期,六部尚书的职位频繁变动。
    有些部门,已经好几年没有尚书了。
    礼部尚书,就是其中之一。
    朱元璋听完后点了点头,沉默片刻后才开口道:“太子丧礼,一个侍郎操办,确实有些说不过去。”
    朱元璋又道:“升任亨泰为礼部尚书,主持太子葬礼,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,不能有任何差错。”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“行了,咱这就回去休息。”
    一夜之间,老朱似乎又苍老了十几岁,满头的白发更是多了许多。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太子病逝的消息,就在应天城传开了。
    同时,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大明各地,甚至连几个藩王也不例外。
    太子朱标,不管是对百姓,还是对自己的兄弟,都是很仁慈的。
    一时间,各大藩王纷纷传讯,要回京为朱标送行。
    整个大明都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。
    朱元璋带着众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。
    太子朱标的尸体,自然是被抬回了东宫。
    按照传统,朱标要由礼部的人来清洗和更衣,这就是所谓的小殓。
    接下来,就是进入棺材,也就是所谓的大殓。
    然后就是下葬,下葬之后,灵位就会被送到太庙里。
    当然,这个过程需要几天的时间。
    这些天来,各地的奏章不停地往皇宫里送。
    首先,是燕王朱棣在北平的来信。
    他很想回应天亲自去拜祭朱标。
    毕竟在他看来,能让他佩服的人,只有两个。
    一位是开国元勋朱元璋,一位是将他带大的太子朱标。
    朱标心地善良,对兄弟们也很好。
    朱棣想要祭奠朱标,倒也合情合理。
    除了朱棣,其他几个藩王,也都是这么想的。
    不受朱标恩惠的皇子并不多。
    不只是诸位皇子,还有来自廉州府的消息。
    大明的二十多个属国,也都想派人去祭拜朱标。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他们都是大明的附庸,如今大明太子已死,他们自然是要来应天城的,最起码,也混个脸熟。
    只可惜,老朱这些日子一直浑浑噩噩,连奏折都没看。
    如果不出朱雄英所料,朱元璋是不会理会这帮人的。
    而身为藩王的皇子,想要回京,谈何容易?
    哪怕是孤身一人,没有护卫,想回京,也必须得到皇帝的允许。
    否则,便是谋反!
    朱元璋并没有下至让他们入京,所以只能在自己的封地里祭拜。
    (https://www./138430/36792655/)
    1秒记住e小说网:www.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
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xsw3.com/xs/19/19616/9005043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xsw3.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